寫於 2010 年四月初,離開市場之際
當時許多想法變了很多,實力也差了很多,純粹懷念貼出來。
---
相信你所相信的(1)
◎張紹中
也許有些已經獲利的人 或是績效不錯的人
看這些東西會覺得很無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希望幾年後我看這些東西也覺得很無聊 那表示我也有所進步
至於賠錢的 這些東西或許有助於釐清一些基本觀念
有問題歡迎討論.. 我也會檢討
不過我真正的語氣就是這麼雞巴 ;~)
受不了可以按←離開
無論你看不看 吃虧的一定不會是我就對了
一直以來 我相信很多事情越簡單越好
交易尤其是如此
可惜隨著我們的世界變得複雜
我們的行為也變得不自由起來
交易是為了獲得自由
然而我們因為追求自由而變得受禁箍
這不是很諷刺的事情嗎?
算一算大概也搞了五六年的股票
當時意外認識一個還在唸書的大學生
他高中時就在投顧打混
時至今日
不到30歲已經是兩間規模不小的海外資產管理公司的老闆
而我現在還是浮浮沉沉廢咖一個
有個計程車司機形容的很好..."在股海裡浮潛"
該從哪裡講起呢?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不怎樣,或是說話很嗆,那他不會尊敬
人格姑且不論,
但我一聽就覺得說這話的人沒經歷過那種鬼打牆的日子
一直賠錢的時光
你的行情研判跟狗屎一樣
你的帳號是狗屎
你的資金控管是狗屎
你的部位伸縮是狗屎
你下單的位置是狗屎
你在電腦螢幕前面用鍵盤滑鼠下單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個狗屎
你會覺得 去吃大便都可以
只要不賠就好了
(賠錢賠得很爽 還覺得自己買經驗有在進步
這種就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有這種想法)
其實許多人大概都是這樣
市場不是來玩爽的。
玩爽的可以去林森北路,那裡有很多讓你爽的地方,小姐還會跪著幫你斟酒
但市場不會
幾個月前有天盤中
兩檔權值股差不多同時敲進兩筆單 撮合金額近十億元
而且顯然不是券商彼此間check的換手對敲單
那天成交額也才幾百億 如果這兩筆單是你下的
也許你可以叫台股去吃大便
不過 我下不出這種單
所以現在還是台股叫我吃大便比較多
咳 好端端的怎麼扯到大便去了呢?
我是想說先拋棄那無聊的自尊吧
我會講情面 但市場不會跟你講情面的
版上的各位大概都會看p1 stock版 我也是
更早時期是大肚山跟奇摩大領域、kkcity的財金連線版 我國小左右吧
那時haa哈網也還在 刀疤老二跟處女座會po文 還會酸你
日盛家源那時就是營業員了 現在還是營業員
PTT早期cloony跟dyhsu還會在版上互嗆
想來也十分懷念
講這幹麻 賣老嗎?? 不是的。
小朋友,賣什麼老。
在這些日子裡 看了不少的網路文章
其實有心會打嘴砲 要把自己神化並不是很難
文筆好身段低 字比較多 刻意裝神弄鬼的總是會有人推
而說話嗆或字少總是不討人喜歡
因為你會挑三揀四 我也會
這件事我看了不喜歡
那個東西我看了不爽
可這就是無謂的自尊在作祟
去菜市場買東西這樣沒差
不過市場不是給你爽的
如果給人羞辱一下就不會賠錢
那我真的是十分樂意被羞辱
而各位大哥
你們準備好向市場低頭了嗎?
---
相信你所相信的(2)
這是這個系列的第二篇
我們可以開始來談股市本身了
因為我不喜歡講沒用的東西 所以以台股為主
然而雖然只是個菜鳥 我也曾是美股交易員
不是實習沒錢每天吃自己的那種 是有錢分的那種
我一直強調的一點
就是市場的某些部分是可以被理解的
就像美學是藝術的領域
我們沒辦法說明為什麼藝術是美的
但美學方法是可以提出來討論的
比較現代的交易所大概最早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達佩斯出現
歷史大家應該都知道
不知道就去看科斯托蘭尼的書 他在人間活了93年 在市場活了80年
應該有資格告訴各位一些有意義的東西
當你知道歷史的脈絡後 就可以發現到
次級資本市場的確達成了風險轉嫁的目的
就像一開始大家想轉嫁船隻出海的風險
到現在大家想轉嫁公司失去價值的風險
有風險 才有報酬
不願意承擔風險 就將風險還給市場
當大家開始害怕風險時 貨幣也就變得不再廉價
然而這句話也有其吊詭之處
因為高手和你獲得相同報酬時背負的風險並不相同
可惜當兩者都在獲利時 總是比較不出她們所背負的風險
市場因交易而生
可是交易的價位又是怎麼來的?
有沒有人想過這件事情
每當價位急跌時 大家不都說市值蒸發了多少
聰明如你一定會說
不可能有那麼多股票成交在那麼高的價位
但接下來呢?? so what?
有時我們和問題的更深處只是一步之遙
卻沒有繼續探索
不正常的市場就像國內的利率交易
可以看短天期RP或是RS
籌碼被郵匯局鎖住 水波不興
但每個正常的市場多少會有行情的波動
股市更是各種金融商品中最具有活力的代表之一
台股則是太有活力
有活力到不自然
光是漲跌停出現的比例就十分的不自然
我認為所有價位的本質都類似於股市
好比一個地方開了第一間便當店 雞腿飯賣70..
並且做了一段時間之後
這個區域之後差不多就都是這個等級
除非你比別人好吃..
當大家看見一個價位的同時
儘管心中抱持著懷疑 你的懷疑也早已被錨定
所以滔天大謊不容易被拆穿
你要把市場當成一場大騙局也可以
一萬張的股票 成交一張就代表了其餘未交易的價位
有點像是投票要更換官員...
而有錢人有修改價位的權力..
而價位就像兩個人一直在Trade一個魚罐頭的那個故事..
股價只是這些人記帳的方式
其實標價改變了
世界還是和昨天一樣 沒什麼不同
然而對於追求資本利得的人來說
價位卻變得重要異常
不同的市場參與者有不同的目的
這是市場有不同性質的原因
好比在國外 資本市場大多以分享公司獲利為目的(投資)
而國內有資金的參與者 目的主要只有兩種
一 避稅 二 資本利得
這是類股輪動的一個原因
上漲時的類股補漲 是高價股換手..
而行情仍未結束 資金流竄到低價股
反轉時的類股輪流作頭 只是因為大家都不想跟股票談戀愛
目的就是要資本利得而已
台灣散戶的資金容納量就那麼一點點..
錢被跑得快的人拿完了 跑得慢的就分不到錢
這也是反轉快的原因 大家看苗頭不對 錢搞不好拿不回來就會跑
大家都對股利沒什麼興趣
甚至一些公司派不小心意外賺錢
還會把利潤轉成公司債或特別股自己買走
特別股炒個利多再幹一票..
這種風氣下實在是很不利於投資
如同前面所說的.. 所有標價的本質
都有以些許成交量錨定其餘商品價位的意含
量大認同度高.. 量小認同度低
好比空頭量縮大多在反彈 因為大家不認同..
當認同上漲的人不再買進
剩下的都是有共識不認同這價位的人
short的人勝利了 指數自然要急跌
萬般拉抬皆為出 大家都會講
然而為什麼要拉抬呢?
而既然下跌的股市錢沒有不見 那麼拉抬真的需要錢嗎?
這邊再度回到前面提到 標價的本質
我就不講我的答案 留給各位思考
反正出完 錢拿了 都跑到大陸去了。
騙局一場
知不知道答案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所謂定錨不過只是一種信任的延續罷了
因為人類不傾向接受極大的反差
"昨天世界還是那麼美好 怎麼今天就要毀滅了?"
"不會的不會的 好日子還沒有結束"
極其空泛的資金
極其虛無的信任
淺碟型市場容納量小小的
這就是今日的台灣股市
然而未來無人可以定論
套句劉謙說的 "見證奇蹟的一刻"
此刻你我都正在參與歷史 並且見證歷史...
市場是會演進的
就像你我都會進步一樣
四大天王今安在?
看看大魯閣的線圖 阿不拉不知出獄了沒
而小沈的中工這麼多年總是在五元附近玩那檔位跳動的無聊老梗
雷伯龍去了美國
極度喧囂時 唯一悄然離場的榮安邱
贏了市場 卻輸給了肝癌
---
相信你所相信的(3)
和交易也許有關 也許無關
當散文看看吧 談談信任
好空泛的字眼
我向來主張人類並不是科學的生物
過去也耗費了很多篇幅旨在說明這點
怎麼這下開始說起信任了呢
這人還真是善變
嘿 我就是善變咬我阿
佛曰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而涅槃離我們還太遠
也許賺到沒心得 或是賠到沒心得就是了吧
其實如果前面的部分有看懂
就不會覺得善變
因為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無常描述的是現象 意味著複雜和變化
現象本身只是事實
而賦予現象性質的是我們本身
如同有些哲學家認為藍色並非藍色
只是我們將其視為藍色而已
就在我們將藍色命名藍色的同時
我們賦予波長特定的光藍色的意義
所以就有了認知.. 有了理性和非理性
然而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自我..
有些認知和別的人一樣
有些認知和別人不一樣
有些認知不存在於自己的經驗中
所以就有了信與不信
這世界上唯一可以公度的事物就是客觀現象
前面幾篇有提到.. 麥金泰的看法 不再複述
有興趣可以看他的那本"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同樣一個現象 你和我看見的不會不同
這就是客觀
好比在中國的一加一 和在西方的1+1
這兩個不同的符號以及語言所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
用集合論的說法.. 意指兩個單位元素1={0}複合後所成的新集合
這裡不打算證明1+1=2 所以我不使用等號.. 有興趣可自己看Peano公設
這就是客觀 就是理性的象徵
換成另一種定義下的1+1
只要任何人都能理解 那麼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和客觀相對的就是主觀..
同樣一個現象
你我所感受到的不同
這就是主觀
然而比起事實
人最相信的是自己
認為只有自己不會騙人
然而上面這句話永遠無法被驗證
就像股市下跌時什麼東西都會被當成利空
或是說 大家會去找利空來報..
(不然他能報給你什麼..? 一堆利多?)
我們沒辦法得知的是..
也許利空造成股市下跌
也許只是沒有利多股市就下跌了
也許大家看見股市下跌 故意去找一堆利空來報
也許市場本來就該跌 利空剛好出現 就成了眾矢之的
又或著是
根本就沒有利空
所謂利空只是我們給指數下跌找的藉口
任何事情發生在下跌時都被當成利空
就像香港有丁蟹效應 台灣有建仔法則(最近好像變成魚翔拳法則了)
上面每一種說法都是不可驗證的,包括第一種在內
因此都可以是真的 同時也都可以是假的
因為我們無法觀測到現象間可公度的關聯
歷史並非線性 而有著多重的面向..
然而人是三度空間的生物
因此不可能觀測到非線性的歷史
就好像你是否欺騙了你自己 這也無法驗證
而你還在因自尊而執著於一些無法驗證的東西嗎?
大家國中時不是都學過電磁感應
法拉第發現了導線旁的磁針會產生偏轉
這是一個一直存在的事實
然而卻沒人願意承認磁針偏轉了
一直到法拉第才承認了這點
在那之前是漫長的數百年時光
那麼 到底是磁針欺騙了那個時代的人
還是人們自己欺騙了自己?
當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憑什麼說服你自己相信這段行情的漲跌
又憑什麼拿錢下注呢?
因為有人告訴你頭肩底頸線破後會回測等幅?
(雖然他沒告訴你頸線震盪超大)
因為有人說32條EMA可以顯示中長期趨勢?
(雖然他沒跟你說盤整時會多空雙巴)
還是有人說當糾結的短天期均線站上長天期就形成支撐?
也有人用一堆偏微分方程告訴你imp vol和隨機漫步理論
艾略特跟布雷希特則告訴你除了三角和平台 修正波必然是三波
還有人說布林回歸通道回測次數越多支撐越穩固
你如果去翻K線的書每一本都會跟你說雙槌打樁後面會漲....
市場有太多人告訴你這個 跟你說那個
甚至從小你的父母就這麼對著你說
整齊就是美就是好
我只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
---
相信你所相信的(4)
信任要務有所本..
基本面技術面 各擅其揚
共通點就是"動作"永遠以現象作為依歸
而非你的推理
看事實怎樣直接對應到動作..
猜測只是輔助
因為多因性的歷史永遠不可能驗證
總而言之 進退要有據
我並非主張要懷疑一切事物
相反的 交易的同時
你需要相信你所相信的..
否則交易所仰賴的基礎將會無以為繼
然而盲信是沒有價值的
懷疑後的信任才經得起千錘百鍊
"我沒有說我是對的 但我說一切的都有理由"
說交易 說信任 攤開來講 講白了也沒什麼難的..
好像很多行情分析
把原因說穿了就變得簡單許多 自然也不再朦朧神秘
信任人才是最難的環節
很多散戶每天都想找條內褲線來弄弄
我所知一些人..
每天都有一堆內褲線自動透過電話線來報到
"xx仔 那隻17xx我要做 想賺錢就順便買一些吧"
"我們公司要出可轉債你要不要認 直接給你拿私募價喔"
"南科跟華亞科好像要合併.. 跟經濟部提報告了(覺得耳熟嗎 ㄎㄎ)"
諸如此類..
不過他們大多還是把錢交給其他人來管理
交給可信任的人..
哪些人可信 哪些人不可信
在這之間 好像比股市困難多了
所以有錢人越來越有錢..
但在你還不能判斷什麼可信之前
多懷疑是好事
不要相信任何人.. 包括我
賺錢的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買進前 持有時 賣出後
而按照行為的種類分
大致可分成進退場邏輯跟部位伸縮兩個部分
而進退場邏輯差不多都可以歸納成兩種
一種需要預測行情
一種不需要..
大部分的人是第一種
做國際盤或當沖的第二種比較多
有些人每天閱讀各種資料做行情分析
畫圖給商品走.. 每天修正 一錯就修正
這就是需要預測的那種
行情大 利潤就大 沒行情就沒搞頭
兩個部位一樣大的人來做 沒有部位伸縮的話
績效波動不會太大 賺得都差不多..
不容易賠也很穩定
另一種每天在睡覺
看到似曾相似的大概知道後面會怎樣就切進去做
看懂的多做得就多.. 績效差異很極端
可能這個月剛好都看得懂
下個月登進帳號後整個上午就開始發呆
十點半過後就覺得想睡覺開始想中午要吃啥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類型
賺錢的人可以看一下自己是哪種.. 還是都有
應該沒有第三種 有的話跟我講一下
看這應該覺得很無聊
因為你早就在做.. 我只是把他講出來
大家會問一和二有啥不同
我想說都做過就知道哪不同了
↑這就是打嘴砲.. 你還是不知道到底哪裡不同
相異處很多 一個個比比不完
比如說前者分析能力很爛時虧損容易出現失控
後者分析能力很爛時 輸多少還是很固定.. 大不了不做
簡而言之需要不同的戰鬥力
前者膽戰心驚 轉換各種面向的看法在單一商品..
後者在各種標的尋找自己能力範圍所及的行情
隨著時間經過 需要開發新的行情來做..
大原則是一樣的 其實兩者都需要看法..
所有的Trade,第一步都是建立在你的view要對
然而 預測未知的看法 和重複已知的看法
這兩個的要求是有其細微的差異
我現在是第二種..
好比當沖的帽客和波段操作者
設倒線的心態也一樣會完全不同..
前者重視出手次數
搭配適當的槓桿 用大量細微的利潤累積出績效
而後者就更為重視賺賠幅度的差異
做發動的 甚至根本不照價位停損
開盤切進去 一個半小時沒反應 直接走人
因此你就知道即使是倒線價的設置
每種交易邏輯也有著微微地 無法量化的差異
因為你不是刀疤老二.. 你不是初號機 你不是處女座
你也不是任何你聽過的操作者
因為你更不是我.. 你一樣不會是他,你只是你自己
所以簡單來講
人家的分析
那沒屁用
你們不同
然而只看見不同的地方
和只看見一樣的地方都是錯的
要在雷同之處見到細節的差異
在相異之處找出雷同的模式
共通之處是什麼?
動機..
所有交易方法的目的都一樣
無論是倒線設置、交易邏輯、部位伸縮
目的都是為了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停損雖然是求控制虧損
目的在市場出現不合自身系統的走勢時 選擇不參與
但其精神亦變相的為了追求利潤
差別只在於市場原先的走勢是否合乎你的邏輯系統與行為
邏輯系統大家都懂
不過要換成行為才算數
許多人在那找方法 找交易模式
其實都和迷信沒有什麼兩樣
因為會有這種行為
表示你並不了解交易模式的本質
方法一個換過一個
還是像在五里霧裡面一樣..
模式並非是憑空創造在那裡的
相反的 而是相同的動機
基於不同的邏輯過程 和不同的經驗所創造的
是一種 為了讓自己的邏輯在市場上的效率達到最適化的目的
所產生的 行為上的演化過程
現在每個人都知道人類在第六日被創造出來只是一種神話故事..
可當被創造的對象換成了交易模式
大家馬上就都忘了達爾文的理論
又回歸宗教的懷抱了
適者生存
三葉蟲,二疊記就滅絕了。
打破舊的 才能看見新的
無論是哪一種交易的模式
當一切客觀不斷被回朔時
其中必然會含有不可公度的 宗教性的信仰於其中
也因此我提到適應 提到演化
正是為了讓這些不可公度的部分變得適合市場 變得能夠賺錢
才需要不同的交易方法
好比大家一提到共通理性 提到客觀
馬上就想到數學了
1+1=2 大家都知道
why?
因為皮亞諾公設用集合論證明掉了。
why?
????
下面沒有了。
公設只是一種信仰
皮亞諾不過把這宗教性的一部分向後挪動了一步
好像Euclid告訴你平面上已知直線外一點可作唯一平行直線
一種沒辦法說出為什麼的東西
交易的問題是在於
你有你的所謂理性 我有我的理性
然而這是一種無法上訴至法庭的理性
當兩者其中一方不具有決定性力量時
必須有其中一方賠錢
因而產生了市場的理性
所以才產生上述的演化過程
讓你的理性我的理性
符合市場的理性..
因為這些無法量化的差異
同樣一段行情
不同的人做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時看網路上一堆人滿嘴資金控管
問他什麼是資金控管他往往又說不出什麼東西
高手可能還是有的
不過打嘴砲佔壓倒性的居多
一口小台是在控管個屁
iaia版還有個白痴R大說一百萬會影響op市場的
真不知是用幾口價外p賭身家
大家都知道不要下大注
可是不下大注怎麼賺大錢呢?
下得太小 每天賺一堆便當吃到飽
去超商打工算了
ㄜ 你說下不大不小的注(講了跟沒講一樣)
怎樣才叫大 怎樣才叫小..